对牛肉而言,颜色是其重要的外观商品属性,在肉类产品销售的过程中,颜色作为面对消费者最直观的影响因子,直接左右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甚至,消费者即使购买了这类产品,在食用的时候也会对产品的内在质量产生偏见。本文介绍了分光色差宝用于牛肉颜色检测与颜色等级划分。
牛肉颜色等级划分标准:
目前,我国农业部已颁布了牛肉分级标准《牛肉质量分级》,该标准包括牛肉质量等级和产量等级。牛肉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由专业分级人员在牛肉加工现场进行,通过观察经冷却排酸后的牛胴体第12~13根脊肋处眼肌横截面的大理石花纹丰富程度、肌肉颜色、脂肪颜色和牛的生理成熟度后得出质量等级。在牛肉品质特征中,颜色特征是决定牛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牛肉的新鲜度和适口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牛肉等级标准中,肌肉颜色等级共分为八个标准级:1A级、1B级、2级、3级、4级、5级、6级,肉色深于6级为7级,其中3、4两级肉色为最好;脂肪颜色分为九个标准级:1级、2级、4级、6级、8级,脂肪颜色介于2、4级之间为3级,介于4、6级之间为5级,介于6、8级之间为7级,颜色深于8级为9级,其中1、2两级脂肪色为最好。
目前,牛肉颜色的等级主要是由分级员把真实的肉样与颜色等级标准板依靠视觉进行比对得出。这种操作方法主观性较强,评定过程会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仅效率低,而且评定结误差较大。因此为了客观快速的测量牛肉的颜色,对其等级进行划分,就可以使用分光色差宝。
分光色差宝用于牛肉颜色检测与颜色等级划分:
人类的眼睛是最古老的颜色测量工具,人眼对微小的颜色差别有很敏锐的辨别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目视比较的方法来判别牲牛肉的颜色质量。但是,目视方法测量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它受到视觉适应性、人眼光谱响应的差异和测量时人的身体状况(疲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且不能对颜色做出定量的分析,只能用语言进行描述。为了准确客观的量化牲畜鲜肉的颜色,给出量化数字分析,就可以使用分光色差宝。
分光色差宝检测牛肉色泽是利用仪器内置的光源照射鲜肉表面,光线经肉样反射后被光谱传感器捕获,通过分析反射光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能量分布,获取肉样的光谱数据。基于鲜肉中肌红蛋白及其衍生物对不同波长光的特征吸收特性,仪器将光谱数据转化为CIELab标准化色空间参数如L、a、b值,以此量化表征鲜肉的亮度、红度、黄度等色泽指标,实现对鲜肉新鲜度及品质相关色泽特征的快速、客观检测。
使用分光色差宝检测牲畜鲜肉的色泽,只需将仪器测量口径与牛肉样品表面紧密贴合,选择CIELab颜色空间,按下仪器的测量键,仪器就可以给出样品的L、a、b值,其中L值反映鲜肉的亮度;a值表征红度,直接体现鲜肉的红润度;b值则对应黄度,可辅助判断肉品是否因氧化或变质出现发黄现象。通过这些颜色数据,就可以对牛肉的颜色做出判断。这种检测方式避免了人工目视评估的主观性,能精准量化鲜肉色泽变化,为判断肉品新鲜度、存储条件及品质等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由MOBCCS整编收集于网络,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MOBCCS色差宝的文章,请点击查看MOBCCS色差宝的其它文章,请关注MOBCCS色差宝厂家官网(http://www.mobccs.cn)。